日期:2021-10-15 22:42:44
教師是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執行者,是教育教學的實行者,也是教育變革的重要力量,更是“減負提質”的關鍵和核心。在“雙減”下,教師在教育教學的思想觀念、方式方法,乃至自身發展上,如何做出相應的改變和努力呢?
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農村教育專委會理事長、四川省閬中市教育局原局長湯勇從八個方面給出具體的建議。
01
變革教育觀念
在“雙減”的新形勢下,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,是“雙減”能否落地,能否有實質性收效的關鍵。可以這樣說,教師教育觀念不轉變,仍然固守老思維,舊框框,仍然抱守傳統教育觀念,不說“雙減”,就是“三減”“四減”“全減”,都有可能最終落得一場空。
變革教育觀念,既是教師與時俱進,與時代同步的客觀要求,也是教師在專業路上從容前行的先決條件,更是教師適應“雙減”新形勢的必然選擇。
變革教育觀念,就是要轉變傳統教育觀念,樹立全新的教育觀。那么,教師應該樹立哪些全新的教育觀呢?
首先要摒棄打時間仗,拼命刷題,一味應試的觀念,樹立“尊重規律”“回歸本真”“注重常識”“以人為本”的觀念;其次要拋棄“唯分數是從”“以分數論英雄”的觀念,樹立“立德樹人”“全面發展”“多元智能”的觀念;再次要放棄“大一統”“只見高個”“只有優生”的觀念,樹立“沒有差異就沒有教育”“沒有差生只有差別”尊重、信任每一個學生”“讓每一個生命都有枝可依”的觀念;同時要唾棄“減負就是躺平”“減負等于減責”的觀念,樹立“減負不減質”“負擔減下去,素質提上來”的觀念。
02
提高備課實效
不打無準備之仗,不上無準備之課。特別是“雙減”之下,既要把學生的課業和校外培訓負擔減下去,又要讓每一個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既“會學”,又“學會”,教師的備課尤為重要。
備課是教學流程的起點,是教學基本環節的首要環節,是提高課堂效益的前提。助力減負,教師首先必須從認真備課做起。
教師的備課除了備教材,還要備教法,備教具,除了備學生,還要備學情,備學法,除了備學科知識,還要備學科所蘊含的核心素養,學科所能夠發展學生的關鍵能力。
03
架構理想課堂
課堂是教育的主戰場,是學生的生命場。當下課堂的“滿堂灌”“教師主宰一切”“見分不見人”,所帶來的課堂的“低效”“無效”,是造成學生負擔重的重要原因。
人們常說,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。什么樣的課堂才是理想的課堂,什么樣的課堂學生才喜歡,什么樣的課堂,才能給出質量呢?
教師要淡化自己的角色,淡化自己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,淡化在習以為常中的絕對權威,要讓學生站在課堂的中央,成為課堂的主人,要注重啟發式教學,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與質疑,要提倡“小先生制”,支持學生教學生,以學生帶學生,要創新課堂模式,為學生進入主動學習、能動學習、生動學習,探究學習、合作學習、愉快學習積極創造氛圍和條件,以真正實現由“教知識”到“教方法”,由“學會知識”到“運用知識”,由“被動接受”到“主動獲取”,由“教師強求”到“自主學習”的轉變。
04
研發卓越課程
學生人手一冊的課本,作為國家課程,也就是教材,凝聚了眾多名家學者的智慧和心血,肯定很好。但是再好的教材也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孩子,正如再好的鞋子,它不一定適合每一雙腳一樣。
沒有個性化的課程,就沒有個性化的教育。而且課堂變革以及教育教學改革的最終落腳點是課程,也可以這樣說,沒有卓越的課程,就沒有真正的課堂變革和教育教學改革。
因而在“雙減”下,依據國家教材,生成相應的地方課程、校本課程、班本課程、特色課程、微課程,讓國家教材地方化,地方課程校本化,校本課程班本化,班本課程特色化,特色課程微型化,應該是當務之急,也是每個教師為之需要做出的探索與嘗試。
05
改革作業設計
過去學生之所以作業負擔重,主要是一些老師缺乏“備題”的意思,沒對作業進行精心設計,往往采取撒“攔河網”的方法,或者不改進作業布置方式,只是一味注重讓學生刷題、練題、做題。
“雙減”首先減的是中小學生的作業負擔,因此,對學生的作業要求和布置,就絕不能僅停留于過去的老套路。
教師應該用心“備題”,細心“選題”,精心進行作業設計,少布置重復性的、濫竽充數的作業,多布置一些“量少質高”“以一當十”的作業,少布置紙筆作業,多布置一些“口頭作業”和“實踐作業”,少布置機械的、整齊劃一的作業,多布置一些分層、彈性和個性化作業,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作業菜單,讓學生擁有選擇作業的權利和機會。
06
推進社團活動
沒有活動,就沒有教育。沒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,就沒有學生喜歡的教育。
“雙減”下,學生在校時間延長,靠講知識、寫作業打發在校時光,既可能傷害學生身心健康,又可能給他們帶來厭學棄學情緒。因此,教師應該結合課后服務,盡可能設計出門類齊全,能夠涵蓋每一個學生都有興趣參與的社團。
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,選擇自己喜歡的社團參加。在參與中,彰顯每個學生的個性,展示每個學生的特長,讓每一個學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,都能夠認識自己,都看得起自己,都覺得自己的重要,讓每一個學生在活動中找到玩伴、同伴、伙伴,這是他們愛上學校、愛上學習的重要理由,從而點燃他們的學習熱情,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。
07
改變評價方式
學生天性不同,稟賦各異。有的學生接受知識快,擅長考試,有的雖然接受知識慢,不擅長考試,卻有可能在其它方面有過人之處。比如,有的喜歡繪畫、書法,有的愛好打球、唱歌,還有的動手能力特別強等。如若用考試和分數去丈量,則完全會把這些學生,甚至絕大多數學生丈量成差生和陪讀生。
適應“雙減”要求,教師就應該有勇氣破除分數唯一的評價標準,堅持多一把尺子評價,堅持多一些標準評價,從學生的性格特點、特長愛好、人際關系、行為習慣等方面給予多維評價,從學生的成長進步、一點一滴變化中加以客觀評價,讓孩子們“看見自己”,努力做最好的自己,讓每一個孩子都陽光自信,在校園里抬得起頭。
08
提高自身素養
過去,提升質量,教師可以吃老本,可以靠無限度增加學生負擔去實現。如今“減負還要提質”,而且還要達成上述一系列的要求和目標,這對教師的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發展教育,必先發展教師。“減負提質”,更要發展教師,更離不開一大批具有高素養教師的支撐。
教師盡管做了“雙減”的兜底者,盡管承擔了過去由家庭、校外培訓機構乃至社會承擔的一些責任和壓力,盡管在成天的辛苦忙碌中抑或甚至有點力不從心,但是教師要想到這份職業的神圣與榮光,要想到孩子的成長及未來全攥在我們手中,要想到在新形勢下做好這份職業如果不提升自己則敬業不易,精業難成,就必須盡量擠時間,用于學習,多些閱讀,多些思考,多些研究,多些積累,多些對自己的不斷修煉與提升。
如果每一個教師能夠在以上八個方面,都結合自身實際,作出一些改變和努力,相信“雙減”就會不辱使命,收到預期的效果!